• 电气首页
  • 系情概况
    系概况 系领导 机构设置 系办公室 历史沿革
  • 新闻动态
    电气快讯 党建文化 学术公告 日常公告
  • 党建工作
    党建概况 不忘初心 学习园地 文件下载
  •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按专业 按职称 兼职兼聘
  •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基地 科研获奖 科研成果 学术发表
  • 三全育人
    学生培养 精品课程 教学建设 实践创新
  • 校友专栏
    杰出校友 历届本科生 历届研究生 永远怀念 校友回忆
  • 人才招聘
    教职工招聘 博士后招聘
  • 党建工作
    党建概况 不忘初心 学习园地 文件下载
    【支书面对面】博士生电气第一党支部支书访谈

    本期嘉宾

    博士生电气第一党支部书记徐新星

    自2016年11月15日当选博士生电气第一党支部书记一职,从老支书何雨微同志手里接管支部工作,两年时间匆匆而过。起初我对自己是否要参加支书竞选很是犹豫,因为一旦被选上,肩上便要扛起责任,需要对这个组织负责,所以直到何支书第二次找我谈话,我才答应了她。随着工作时限的不断增长,我也感受到基层党支部工作之难,想做出实效更难,我也发现了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深层次难题。虽然支委、支部同志一直以来都很努力很配合,但我至今仍不满意支部工作所带来的实际效果。两年来,对于支部工作的心得还是有一些的,本计划在明年此时支委换届时总结出来,但党建老师建议我可以及时分享,更好地促进支部工作和各学生支部间交流,现总结如下:

    2016年11月15日支部换届选举

    Part.1支委工作既分工明确又集中统一


    博士生电气第一党支部由电院电气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两个方向的博士生组成,目前涵盖2013-2018级6个年级的博士生,共有87名党员,人数众多,管理起来不是很容易。因此在2016年11月换届之初,我们便推选了两名副支书(刘盾盾、戴凯航)、一名组织委员(吴倩红)、一名宣传委员(钟蕊霜)、一名纪检委员(朱晨曦),加我一共6名支委。

    工作伊始,那时的我在每月支部的组织生活中,往往通盘的抓具体工作,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自己很心累疲惫,而且工作容易出错,部分支委没有具体工作,反而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这样效果很不好,不利于支部工作推进。因此,在2017年3月开学初,我及时调整了支部工作方式,明确了各支委的分工。

    当时确定了我和副支书刘盾盾负责支部每月组织生活的开展、统筹支部报奖、答辩等各项事宜,盾盾另外负责支部公众号“交大电气学术人”的维护;副支书戴凯航是我们支部的“一支笔”,文采好,所以支部组织生活及报奖材料撰写和润色工作都归凯航了;组织委员吴倩红,负责支部的发展转正工作,对此项工作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错误也不能犯”,吴倩红做事一丝不苟,很让人放心;宣传委员钟蕊霜,特别会写新闻稿,头脑很灵活,微文推送十分熟练,每次支部活动结束后,不用提醒,钟蕊霜都会及时发布支部新闻,十分默契;纪检委员朱晨曦负责考勤工作,确保考勤不出错,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考勤对同志们参加集体活动加以约束。工作方式调整,此举充分发挥了支委的长处,工作效果大大提升。

    支委集中讨论材料(刘盾盾出差北京请假)

    支委虽然分工明确,但又不完全分离,我们又经常发挥集体的智慧,因为我知道,个人才智绝对比不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比如,在支部评奖、评优时,我们经常会坐在一起讨论1-2小时,确定报奖材料的要点、PPT需要突出的重点和技巧,然后分工协作;最后,再去找党建老师修正,听老师的修改意见;再比如,2017年4月,我们申报“基层党组织建设基金项目”,这事关乎支部接下来一年的工作主线和工作内容,需要十分慎重地考虑,我们几名支委坐在一起反复斟酌项目申报计划,线上对材料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在校级答辩上,我们支部成功获得学指委的支持;有了经费,支部活动便可以甩开膀子开展了,也正因为有了工作计划,我们开展工作也变得十分容易,适时开展相应活动即可,都是水道渠成的事情。2017年11月底,我们用同样的经验成功申报了学校“共行计划”项目。

    2017年4月校“基层党组织基金项目”申报答辩现场


    以上是关于支委工作方式的说明,也是我本文最想强调的一点。我认为此经验非常适用于博士生党支部,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平时的学业和课题压力很大,用于开展其他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以上方式,可以让我们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支部建设效果。

    Part.2做实支部工作,正确看待荣誉


    如何开展支部工作,提高支部同志参与率,是我们支委最为有压力的事项了。作为博士研究生,平时的学业压力非常大;作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积极参与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应当承担的义务。因此,如何将支部组织生活建设需求和支部同志的需要联系起来,十分关键,既突出党建,又与支部同志科研需求建立联系。只有有了明确而又恰当的支部定位,将工作做实,开展组织生活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要怪罪同志们参与支部活动不积极,即使以纪律强制要求同志们来参会,效果也不会很理想,甚至会让你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另一方面,努力将支部工作做实。我们组织一次支部活动,就要对活动实际效果有一定的预期,并努力达到预期效果:因为不论对于组织者,还是参与者,花时间花精力组织和参与活动,如果达不到一定效果,那不如不组织不参与,长此以往,大家共同参与支部建设的积极性就不在了。故要谨慎地组织大家参与活动,如果组织了,就要让同志们的每次共同参与都要在精神和思想或学术方法上有所得,这样支部建设也会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这也是我及支委们对工作的要求。

    2017年6月校党建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表彰会现场

    其次,对于支部、个人荣誉奖项申请,我觉得尽力而为就可以了。过去的两年,支部曾获得了校级“先进学生党支部”荣誉,连年获得院级“优秀学生党支部”荣誉,我也连年获得校级、院级“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荣誉,很多支委和支部同志获得校级、院级“优秀学生党员”荣誉。当然,也不是每次评优,支部都能获评的,所以我和支委以及党建老师也说过,我们做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支部,服务大家,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本质和出发点,而不是为了争荣誉,否则就舍本逐末了。

    因为一项荣誉是对你过去工作的肯定,但不能评价你将来的工作,同理,未获评一项荣誉,亦不能否定我们过去的工作。所以,我们支部一直充分发挥交大和电院人“实在”的特点,任何时候,都坚持将积极建设支部、注重支部工作实效放在首位,永远坚持不紧不慢地前行。

    Part.3有明确的支部定位和工作主线


    对于支部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工作主线很重要。这就像一支队伍有了一面自己的旗帜,有了定位,支部的工作就有了方向。

    依托于老支书的传承、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基金”和“共行计划”项目申报,我们确定了以围绕科研工作为主题,建设“学术型党支部”的定位,每次组织生活都依托于项目申报计划,围绕党建和学术这条主线展开。我想这条经验对一个团体、一家公司、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都是十分适用的,我现在对中央政府做五年工作计划的重要性也深有体会了。有了定位和工作计划,工作便有了方向和侧重点,执行过程中有了新想法还可不断修正原计划,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这得感谢学指委、电院党建办,过去两年发起了一系列基金项目,我们支部十分的幸运,赶上了好时候,走上了党建的快车道。

    Part.4严格纪律要求


    一方面,我们支委尽力增强支部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强调组织纪律。党章对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有明确要求,“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在支部,为增加支部同志活动参与率,同时也为了支部同志通过参加我们实际的组织生活,获得思想上、学术上的增益,我们也增加了一些支部自己的纪律要求,那便是“每学期有≥2次不参加组织生活,视为放弃个人评奖评优资格”。

    对于支部同志的纪律要求,我总认为以上两点并没有从根上解决问题,我们支委讨论过,和党建老师也交流过,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问题。

    2017年10月27日支部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现场

    Part.5支部凝聚力建设和工作小技巧


    对于支部这样一个大集体,我们着重加强支部凝聚力建设,培养大家的集体意识和对支部的认同感、归属感。我们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供大家参考:

    1.建立支部公众号:我们建立了支部自己的公众号——“交大电气学术人”。平时由副支书刘盾盾专门负责维护,通过这个公众号,可以灵活地发布支部同志们的学术成果信息、支部新闻、活动通知、获奖信息等。

    支部公众号-“交大电气学术人”

    2.建立“学术经验交流群”:除了支部交流大群,通过历次组织生活会,邀请支部外其他同志加入了另建的“学术经验交流群”。这个交流群里有电气专业本硕博各个年级的同学,都是参加过我们举办的组织生活会的同学们,或者有学术交流需求受邀请进来的同学们,平时倘若有学术、课题甚至生活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里面提问交流,我也在群里问过多类问题,效果很好,十分方便。

    支部群和学术经验交流群


    3.制作毕业纪念册:为进一步培养支部同志们的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意识,我们制作了支部同志毕业纪念册(笔记本)。一来也是本着实用原则,二来是对支部每年毕业的博士给予鼓励和祝福。也是想着:倘若在若干年后某一天,同志们在家中翻到这本本子,能回忆起曾经在这个集体里的点点滴滴,也是很浪漫的事。2017年初一共买了50本,现在只剩20余本了,祝愿毕业的同志们前程似锦,同时不忘初心。


    4.建立“预备党员交流群:”为了提供沟通效率,对支部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及其入党联系人建立小群。这一小小的举措,在平时的思想汇报撰写及系统提交、入党联系人沟通等方面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倘若有疑问,都可以随时在群里提问交流。对于17和18级新生班级,我们发现其入党申请人较多,支部灵活调整工作方法,计划下一步建立入党申请人交流群。

    支部同志毕业纪念册

    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交流群

    Part.6总结


    以上总归是对工作方法的一点点总结,理论和方法上说了千万条,不如一条——实干。这一条也最符合我们电院人和交大人的特征。

    虽然我对基层党支部的工作还心存很多疑惑,比如:“如何更好地发挥支部在学生群体中的作用?如何使支部工作更加具有实效?”这是我们及后来者在后续工作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由于基层党建工作的特殊环境,让我们遇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相信有这样一个群体存在,我们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一句话互勉:凡事最怕认真,我们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过去,我们曾用这样的态度成功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现如今,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祖国的事业,我相信一定也能够无往而不胜。



    徐新星

    于电群1号楼


    • 系情概况
      1. 系概况
      2. 系领导
      3. 机构设置
      4. 系办公室
      5. 历史沿革
    • 新闻动态
      1. 电气快讯
      2. 党建文化
      3. 学术公告
      4. 日常公告
    • 党建工作
      1. 党建概况
      2. 不忘初心
      3. 学习园地
      4. 文件下载
    • 师资力量
      1. 师资概况
      2. 按专业
      3. 按职称
      4. 兼职兼聘
    • 科学研究
      1. 科研概况
      2. 科研基地
      3. 科研获奖
      4. 科研成果
      5. 学术发表
    • 三全育人
      1. 学生培养
      2. 精品课程
      3. 教学建设
      4. 实践创新
    • 校友专栏
      1. 杰出校友
      2. 历届本科生
      3. 历届研究生
      4. 永远怀念
      5. 校友回忆
    • 人才招聘
      1. 教职工招聘
      2. 博士后招聘
    友情链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能源局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电信群楼一号楼341房间电气工程系办 系办电话:(021)3420 4164
    沪交ICP备2010961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技术支持:柏优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