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首页
  • 系情概况
    系概况 系领导 机构设置 系办公室 历史沿革
  • 新闻动态
    电气快讯 党建文化 学术公告 日常公告
  • 党建工作
    党建概况 不忘初心 学习园地 文件下载
  •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按专业 按职称 兼职兼聘
  •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基地 科研获奖 科研成果 学术发表
  • 三全育人
    学生培养 精品课程 教学建设 实践创新
  • 校友专栏
    著名校友 历届本科生 历届研究生 永远怀念 校友回忆
  • 人才招聘
    教职工招聘 博士后招聘
  • 新闻动态
    电气快讯 党建文化 学术公告 日常公告
    吴敬儒电气学科发展基金签约仪式暨电气学科发展战略座谈会

    2016年4月8日,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建校百廿的系列庆祝活动,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举行了“吴敬儒电气学科发展基金签约仪式暨电气学科发展战略座谈会”。参会人员有捐赠代表吴敬儒先生之弟吴敬倚先生;沈阳工业大学唐任远院士(1949届校友)、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滕乐天院长(1982届校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陈小良副秘书长(1983届校友)、上海电机学院胡晟院长(1983届校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谢伟总工程师(1991届校友)等交大电气工程系校友;张安胜副校长、莫光成副书记、饶芳权院士,电气工程系的严正、刘东、江秀臣、金之俭、程浩忠等教授及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也参加了会议。

    张安胜副校长深情地表示,在交大120周年校庆之际,吴敬儒先生捐献100万元支持电气学科发展,校方及院系表示诚挚感谢。吴敬儒先生不幸在校庆前过世,张安胜校长作为代表参加了吴老先生的追悼会,寄予敬仰和哀思。在吴老先生的住所可以感受其生活的清贫,但他却捐钱回馈母校,支持学科发展,这种精神力量将督促电气系师生进一步发扬电气系的优良传统,推动百年电气学科更好地发展。

    捐赠代表吴敬倚先生讲述了其兄吴敬儒先生在校学习经历以及在电力行业的工作情况,作为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领头人,吴敬儒先生勤恳工作,克服资金空缺等困难,坚持推动电力发展,他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贡献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吴敬儒先生一直心系母校,在闵行交大建设、交大智能电网中心建设等方面积极出力,提供支持与帮助,牢记爱国荣校的校训并付与实践。吴敬倚先生表示,他代表吴敬儒先生及其亲属,完成其生前遗愿,表达其对学校和学科发展的关心。

    严正教授表示,交大电气学科历经百年,正所谓百年沧桑,薪火相传。电气学科发展获得了多方支持,“吴敬儒电气学科发展基金”的成立,是优秀学长爱国荣校的表率,是交大电气系的骄傲。同时寄希望于年轻的教师和学生,希望他们能不辜负校友的殷切期望,能进一步传承这种精神,承担起电气学科发展的责任。严教授还表示会妥善利用这些基金,更好地服务于电气学科发展,并向吴敬儒先生及家人表示感谢。

    唐任远学长回顾了自己的学习历程,毕业64年后来到闵行校区参加百廿校庆,感觉仿佛置身公园之中,看到交大现在的发展,感触良多。交大一直提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要有大楼,还要有大师。与哈佛、MIT等学校相比,交大的建筑、实验室建设正在迎头赶上,但科研成果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差距。唐院士寄予电气工程系的师生,要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要求,以及上海制造行业基地的优势,加强多学科融合,发展协同创新技术,使得电气学科得到更大发展。

    陈小良学长表示,由于一直在国家电网从事科技管理方面的工作,和国外的教授交流较多,了解到国外的学校研究课题非常超前,以研究核心领域的一流成果为目标,国际一流学校就是要有国际一流的学术成果。建议学院可以加强电力和信息方面的合作,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更大胆迈出一步,和其他学科共同发展。

    滕乐天学长指出,交大电气学科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传统业务,但是现在有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电,而是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能源发展间的关系。如国外斯坦福大学研究电解水生氢、结合碳转化成乙炔、乙烯等碳化物,实现石油的替代;伯克利大学研究太阳能薄膜,目的是降低太阳能发电价格,研究目标明确,或是提升技术,或是降低成本。建议国内电气学科发展关注几方面:一是信息安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设备间的物联,信息通信方面也带来新的安全问题。二是快速算法,电网预警、断面控制等都需要集成多类信息系统,但是目前信息处理速度跟不上。三是储能技术,对于电网发展储能一直是不可缺少的,而且要能达到快储快放的效果,要注重储能的单位密度和转化速度。

    胡晟学长说,从百廿庆祝大会老校友的讲话到交大新生代表的发言,都让人备受感动。张杰校长讲到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其概念背后的含义,一是要有创新,二是要服务国家,要为地方国家经济发展服务。作为交大学子,作为拔尖人才,交大学子要有为国服务的意识和精神,在教学相长方面下功夫,以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为目标提升办学水平。

    饶芳权院士强调,年轻人与老一辈交大学长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现在的年轻人在经济方面的压力更大,但年轻人仍必须发扬老一辈交大人勤奋务实的精神,要结合国家发展的需要,服务国家建设,如此才能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并实现自身价值。而学校也应该合理设置考核方式,多给青年教师发展机会。

    谢伟和逯智勇等校友也表达了对母校和电气学科发展的诚挚祝福。

    时值百廿校庆,聆听老校友讲述自己的经历,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青年教师们都倍受鼓舞。学长们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献策献技,为电气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 系情概况
      1. 系概况
      2. 系领导
      3. 机构设置
      4. 系办公室
      5. 历史沿革
    • 新闻动态
      1. 电气快讯
      2. 党建文化
      3. 学术公告
      4. 日常公告
    • 党建工作
      1. 党建概况
      2. 不忘初心
      3. 学习园地
      4. 文件下载
    • 师资力量
      1. 师资概况
      2. 按专业
      3. 按职称
      4. 兼职兼聘
    • 科学研究
      1. 科研概况
      2. 科研基地
      3. 科研获奖
      4. 科研成果
      5. 学术发表
    • 三全育人
      1. 学生培养
      2. 精品课程
      3. 教学建设
      4. 实践创新
    • 校友专栏
      1. 著名校友
      2. 历届本科生
      3. 历届研究生
      4. 永远怀念
      5. 校友回忆
    • 人才招聘
      1. 教职工招聘
      2. 博士后招聘
    友情链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能源局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电信群楼一号楼341房间电气工程系办 系办电话:(021)3420 4164
    沪交ICP备2010961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技术支持:柏优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