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时值交大115周年校庆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电院师生交流座谈会在电信群楼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汪耕教授受邀出席。会议由电气系主任严正老师主持。
参加座谈的师生围坐在4号楼300号会客厅,像拉家常一搬,与汪院士进行交流探讨,整个座谈一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汪耕院士以自身的工作生活经历为主线,通过回答在座的青年教师的提问,畅谈了自己的人生理念,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的议题包括:年青人如何立足现实坚持自己的理想,如何以工作为乐成就事业;企业及高校如何加强合作;高校如何改革考核体制,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加强基础研究等。
座谈伊始,汪院士在讲述目前的工作生活状态时提及,他现在每周都要去一线生产单位上班两天。在座的师生都惊叹这位八十四岁高龄的老者还有如此旺盛的精力。而汪院士的解释则让大家顿生敬意,他说他已经将工作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并以此为乐。他告诉大家他刚到上海电机厂工作时,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很大,每天早上6点多上班,晚上经常8,9点回家,住房条件也很艰苦。因为是上海人,单位不解决宿舍,自己拿出四分之一多的工资在单位附近租了一间房,而且还是那种一下大雨就进水的房间。但是他那个时候并没有太多怨言,因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电机设计工作。他坦言现在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年青人有了更多的追求,他尊重每个人各自的生活方式,也认同不同个体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同,但是他认为大家都应该做自己感兴趣,喜欢做的工作,并以此为乐,否则不具有可持续性,也难有所成就。
有年青教师问:他刚毕业时对研究方向很有想法,而且准备努力钻研,争取有所突破,但参加工作后,学校的考核方式使得他不得不忙于完成各种指标,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使得他很难坚持自己的理想,这时该如何应对?汪院士对目前高校和企业的考核方式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就高校而言,应该多注重基础研究,同时重视对年青教师的培养。他结合他了解的生产单位实际情况和高校的实际情况,认为按照现有的考核方式,如果不鼓励创新,不形成掌握行业的核心技术,中国以后要被别人掐着咽喉过日子。但是像交通大学这样的大学,本身也有各方面的要求,要整体改变考核方式不现实。但是针对特定群体,适当范围内进行改革试点还是可行的,关键是要为各类人员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研究环境,解决他们的一些后顾之忧。吸引和鼓励他们钻研他们感兴趣的课题。他乐观地告诉提问的年青教师,座谈前在和学校领导交流的时候他也提到了上述有关考核机制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想法,他说至少在谈的学校领导认同他的观点,并且表示会向学校反映院士的意见。与此同时汪院士对现在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像以前那样紧密表示不解,特别是和工程结合紧密的学科。就拿他一直从事的电机设计学科而言,在他读书和早期工作的时候,学生做毕业设计基本要在工厂住半年,而现在似乎很少有这样的模式,至少他所在的发电机厂没有这样的情况。汪院士鼓励大家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了解实际研究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
座谈中汪院士还向大家解读了他对上海2020年发展目标的四点看法,主要是针对上海发电设备和电机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而展开的,其中有两点意见和电气工程系息息相关:一是2020年上海应是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太阳能发电研发、制造和应用成果显著的基地;二是期望2020年上海初步建设成上海智能电网。他深入谈到了他对智能电网的理解。他认为我们国家根据实际提出了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概念,但是他理解的智能电网应该是像互联网一样的智能互动电网。通过优化、灵活的电力调配,使电网灵活地适应各种需求。智能电网将可以接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如:集成通信、传感器和测量、高级控制、新式接口与决策支持、高级部件(超导、容错、存储、电子和诊断部件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电网的能力和特点。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技术,智能电表与数字化设备、智能电器等将成为这场电网革命的组成部分。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中心应该将研究内容分解成若干个课题,组织团队合作攻关。
座谈最后,汪耕院士和大家分享一个自己做事一直比较成功的原因: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很真诚的告诉大家,他在工作单位开会讨论问题,如果他发表的意见与同事的意见不同,同事无论职位高低,都会马上与他讨论,这是多年形成的民主氛围。电气工程系主任用一句话总结了汪耕院士的这一特点:心底无私天地宽。
座谈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家还意犹未尽。但考虑到汪院士八十四岁高龄,严正教授提醒大家照顾汪院士的精力,提议结束了本次座谈。会后参与座谈的师生与汪院士进行了合影,汪院士和大家一一握手致谢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