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电力工业的红色根脉,感悟先辈奋斗精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7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喆、党委组织员狄凌芳、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王亚林、思政教师郭晨雨及师生党员代表一行,赴昆明电缆集团昆电工电缆有限公司开展主题交流活动。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遗址参观
交流活动的首站,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访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遗址——始建于1936年,是中国电工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第一根电缆的诞生地。斑驳的旧厂房、锈迹斑斑的机器、泛黄的图纸,无声诉说着那段筚路蓝缕、实业救国的峥嵘岁月。尤其是在民族危亡的抗战时期,以恽震、张承祜、朱其清、储应璜、沈从龙、朱仁堪、沈祖恩等为代表的一批交大人,毅然投身于此,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为民族工业抗战立下不朽功勋。他们的事迹,是交大人爱国报国红色基因的生动写照,是电力行业“红色血脉”的源头活水。师生们在此沉浸式接受了一堂深刻的党史和工业奋斗史教育课,深切感悟到正是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先驱者坚守初心、无私奉献,才铸就了中国电力工业从无到有的辉煌基石。
凝聚思想共识,共话党建引领——校企交流座谈会
双方在昆明电缆集团会议室举行座谈交流。李喆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前沿研究以及党建工作特色。昆明电缆集团昆电工电缆有限公司总裁高洪昆、党委书记沈利兴、党群工作部部长施芸等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市场地位,并重点阐述了企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成果。座谈聚焦党建引领下的产学研协同路径。双方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人才培养(如联合党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科研合作、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为“赋能电力未来”注入红色动能。此次交流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行动基础。
体悟“红芯”力量,洞见创新脉搏——昆电工电缆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座谈会后,师生们走进昆电工电缆有限公司历史陈列馆。馆内陈列着自建厂以来不同时期的珍贵照片、产品实物和历史文件,生动地展现了企业从起步到腾飞的发展轨迹。从抗战时期的艰难生产,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奋发图强,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创新突破,每一件展品都凝结着昆电工人薪火相传的奋斗精神,让大家对企业的历史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展馆中系统呈现了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光辉历程。在昆缆红“芯”的党建品牌专题展区,师生们深入了解到,这一品牌如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清晰展现了红色基因如何深深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成为引领昆缆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动力源泉。
最后,师生们来到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与遗址的沧桑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充满了现代工业的律动与活力。从微小的铜芯拉丝,到精密的绝缘挤塑,再到自动化绞合、铠装成型,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高效运转。师生们亲眼见证了高科技设备如何精准控制着生产的每一个细节,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如何保障每一米电缆的可靠性。大家深刻体会到,一根根看似普通的电缆,背后蕴含着精密的科技和严谨的匠人精神。此次参观让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让师生们对电力这一抽象概念有了更具象的理解,也对未来电力工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从上海到昆明,穿越西东,缅怀先辈,通过亲身感受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的红色基因和昆电工电缆有限公司的创新脉搏,大家深刻领悟到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电力人的坚守与奋斗。传承红色精神,将爱国情怀融入科研报国志,是时代赋予大家的光荣使命。未来,电气工程学院师生将把此次交流的宝贵收获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赓续接力奋斗,投身于中国电力事业的宏伟蓝图之中,为实现电力强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供稿:徐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