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探秘智能控制”与“超能电池”学森创新挑战营圆满收官。来自全国11个省市、31所重点高中的高一学子,分别在两大主题营中,开启了为期五天的科技探索之旅。本次活动通过“理论+实践+产业”模式,引导青少年在学术思辨中领悟科学精神,在实践中感受工程科技的魅力。
当日下午,营员们走进校史博物馆,在校史校情的浸润中,感悟交大"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的校训精神。
开营首日:溯源科学精神,共同筑牢科学之基
7月14日上午,营员们齐聚智能电网大楼,在梁克靖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科普走廊、风力发电机、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屋顶光伏等综合能源示范系统,了解不同发电系统的构成原理以及节能减排新技术,切身感受智能电网的魅力。当日下午,营员们走进校史博物馆,在校史校情的浸润中,感悟交大"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的校训精神。
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分营:从动脑到动手的工程实践
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分营中,营员们在了解智慧工厂等前沿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开启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创新的进阶之旅。营员们从掌握施耐德电气PLC的UnityPro编程软件、硬件接线及控制逻辑起步,成功实现了首个基础功能——灯光控制。课程逐步深入,涵盖传感器选型、伺服电机控制、触摸屏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营员们认真研究每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这些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在系统构建阶段,营员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以小组形式完成了智能控制系统典型应用的架构设计与功能实现,并反复调试优化系统性能。最终成果展示环节,各小组呈现了丰富的控制系统模拟案例,涵盖多种场景、具备智能交互等创新应用,充分展现了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思维。
超能电池分营:从实验室走进产业前沿
超能电池分营以储能技术为核心,带领营员们理解电池工作原理。通过搭建分子模型、组装原电池等实验,营员们直观认识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在锂离子电池过电压冲击实验中,营员们通过数据记录与分析,进一步深入理解电池并网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课程还结合前沿产业应用,探讨储能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并组织参访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实地了解高性能电池对低空航空器的支撑作用。在最终的成果展示中,营员们围绕电池材料创新、能量管理系统优化等方向,提出了富有创见的解决方案,展现了跨学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果展示:播种科技梦想,传承交大基因
7月18日下午,电气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李睿出席结营仪式并致辞。他高度肯定了营员们的创新实践成果,勉励大家永葆探索热情,传承交大精神,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结营仪式结束后,学院分营负责老师为每位营员颁发定制证书与奖品,为这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科创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学森创新挑战营”由上海交通大学创办,旨在为学有余力的中学生提供了解前沿学科、挑战自我的平台。电气工程学院精心组织本次活动,邀请中学生走进电气学科,近距离感受学术氛围,激发科研兴趣,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并以出色的专业引领和显著的培养成效,赢得了广泛赞誉。
供稿:教学与学科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