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2025届优异学士学位论文(TOP 1%)正式揭晓,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沈享尔同学的毕业论文《多电压等级直流系统互联DC-DC变换器拓扑与控制》荣登榜单。经过院系推荐,本次评审共有来自全校29个学院的60篇论文进入校级答辩评审,最终45篇论文脱颖而出,获评本年度的校级优异学士学位论文。
学校自2012届毕业生起,开展“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学位论文”(TOP 1%)评选活动。“优异学士学位论文”凝聚着交大学子对“学在交大”优秀品格的继承发扬和指导教师们对学生的悉心指导,展现了交大学子致力科学、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风尚。沈享尔同学的此次获奖,也是上海交大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以来首篇优异学士学位论文,在此热烈祝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电气学子潜心钻研,勇攀学术高峰,涌现出更多高水平的优秀学术成果!
沈享尔
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朱淼 教授 / 马建军 助理教授
毕业去向: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力电子系统中心 直博
毕设学术成果:
⚪ 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论文1篇;受理发明专利1项。
⚪ 以第一作者,发表A类IEEE会议论文1篇(ECCE 2024,本领域旗舰会议),并于2024年10月赴美国凤凰城做论文宣讲。
⚪ 作为主要参与人,合作发表SCI期刊论文1篇、A类IEEE会议论文2篇。
指导教师介绍
朱淼,电气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现任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副主任。朱淼教授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本科班主任”与“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表彰,获评2024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就业引导名师”,2021年荣获“我国电源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表彰,2022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近五年来指导各类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1项、全国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特等奖2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银奖2项、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各类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7项等。
马建军,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助理教授,入选中国电源学会“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纵向项目4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IEEE汇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30余篇。担任上海电机工程学会电路与系统分委会秘书。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各类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3项、日内瓦发明展金/银奖3项。指导多名学生获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特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
获奖论文介绍
题目:《多电压等级直流系统互联DC-DC变换器拓扑与控制》
摘要:
多电压等级直流系统是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场景之一。现有直流互联技术面临诸多挑战,双极电压失衡和跨电压等级故障传播将严重影响互联系统可靠性与韧性。为应对这些挑战,论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四端口直流互联DC-DC变换器解决方案,可作为双极直流系统互联的电能枢纽,具备双极均衡和自主故障隔离能力。
论文所提出的具体电路拓扑“容错型四变压器四有源桥(QT-QAB)“,采用对称的四端口架构,包含四个高频变压器和有源桥单元,能够为高压侧和低压侧的两个直流系统同时均衡双极功率。同时,它可运行于两种模式:正常运行模式和故障容错模式。
“四变压器四有源桥”电路
论文建立了详细仿真模型,在±1500V/±750V工况下验证了QT-QAB变换器的模式切换、ZVS特性、高低压侧双极功率均衡能力和低电压侧单极故障重构能力。在实验室环境下,论文构建了实验样机,其关键性能指标均通过了测试,包括:双向功率传输能力、ZVS、效率、高低压侧双极功率均衡能力、低电压侧单极故障重构能力以及负载变化时的动态响应。实验结果证明了论文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论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包括:
1.论文提出的“四变压器四有源桥”电路,在电流应力、制造成本、运行效率、最大传输功率、容错能力和工程可行性等方面,与传统方案相比具备显著优势。
2.论文提出的双模式调制,模式切换过程有效抑制了故障短路电流,具备互联系统的高可靠、高韧性运行能力。
3.论文提出的电路参数迭代算法,可实现宽范围软开关运行,系统效率可提升至98%。
4.论文提出的多目标解耦控制,实现了复杂模型的简化控制,显著改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
学习心得
荣获优异学士学位论文,我深感荣幸与振奋。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本科四年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我论文研究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探索精神的认可。回顾整个论文写作历程,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也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独立研究能力、解决问题的韧性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我深知,这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朱淼老师和马建军老师的倾囊相授,还有课题组师兄师姐在探讨中给予的启发与支持。这次获奖是本科学习阶段一个圆满的句点,更是未来学术或职业生涯的激励起点。它让我更加坚信扎实积累、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价值,也坚定了我继续在电力电子领域深耕的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带着这份肯定与感恩,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严谨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追求卓越。
沈享尔和指导教师朱淼教授合影
供稿:路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