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缅怀上海交大刘西拉教授
“要让自己燃烧,还要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里,刘西拉曾是一位“明星教授”:这或许是因为他虽然已经年过古稀,依然活跃在教学的一线,而且课程会被“秒选”;或许是因为他曾多年担任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的双聘教授,曾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和上海市教学名师的称号,曾两次被交大学生网上投票选为“最受欢迎老师”;或许是因为他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无论参政议政还是参教育议工程,都一直以“敢言”著称……但或许更重要的原因,是刘西拉一直以“让生命燃烧而不是冒烟”为座右铭,并且不仅自己“燃烧”,还始终致力于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
教师的最高荣誉:培养出优秀学生
刘西拉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公派留美并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的。从教几十年,刘西拉获得过不少来自国内外的荣誉,但他对荣誉有自己的定义。刘西拉成长在一个教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中国药科大学的终身教授。父亲的会客间里一直挂着赵朴初先生赠送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家庭的熏陶让刘西拉感悟到: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讲台是神圣的,培养出能为自己民族的强盛奉献终身的学生是一名教师的最高荣誉。
听过刘西拉讲课的同学,常常的评价是“有激情”。殊不知,讲台上的激情源于来自心底的热爱。为了践行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承诺,刘西拉甚至错过了与父亲见最后一面。
那是2006年3月的一天,刘西拉父亲病重,在南京鼓楼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抢救。为了第二天给交大的学生上课,刘西拉当天晚上惜别危在旦夕的父亲,赶回上海,打算上完课就立即回到父亲身边,陪伴父亲走完生命最后的一程。第二天一早,刘西拉一如既往地站在闵行的讲台上给学生上课,给本科生上完两节“土木工程概论”,又接着给研究生上两节“计算结构力学”,就在上午第三小节课快结束时,刘西拉的手机开始不断地振动,他预感到不好,破例在课间休息了十分钟,一个人到楼道上看手机,看到一连串弟弟发来的短信:父亲的血压一直在下降,最后就病故在这课间休息的十分钟里……刘西拉心情十分悲痛,几乎没有力量再回到教室了,但最后,他还是回到了讲台上。刘西拉强忍着眼泪和悲痛,对学生讲述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同学们都非常震惊。刘西拉说:“我非常非常遗憾在他父亲最后的时刻,没能在他的身边!但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我相信他会原谅我的,因为他知道,我在上课。”他继而动情地说:“我父亲的座右铭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让我明白,讲台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地方!教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希望你们中间的有志青年也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停顿了一会儿,然后宣布:“现在继续上课……”
那堂课,是刘西拉一生中难忘的一节课,也是同学们终身难忘的一堂课。
是“教学名师”也是“兼职思政”
刘西拉讲授的“土木工程概论”是学生很喜欢的课程。课程面对的是一批完全没有土木工程概念的学生,但这门课对他们一辈子从事土木专业却事关重大。在刘西拉的精心设计安排讲授下,教学实践效果非常让人振奋:许多次讲课都是以学生热烈的掌声结束;许多同学会在课时流下眼泪;许多学校,包括清华、同济每年都邀请刘西拉去讲授有关内容。
“假期的社会实践,应该把学生们都带到老区、边区去,让他们亲眼目睹基层的实际情况,比课堂上讲十遍爱国主义都管用。”也正是深刻感受到教师的职责所在,刘西拉除了上好自己的专业课,还特别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同时是思想教育的载体,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全是思政老师的事,每个任课老师都应该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在当今开放的环境下,“灌输”的思想教育方法要改进,一定要从时间、空间上尽量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各种活生生的经历中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他的话说就是“加强思想教育的意识,寻找思想教育的载体,减少思想教育的痕迹”。刘西拉身体力行,课堂内容包容万象,所以刘西拉的学生们除了记得《工程概论》,还记得刘西拉在课堂上讲过在美国维护个人尊严的故事、毕业时服从分配从北京到祖国西南工作的故事、在美国留学因为音乐而让异域的人们更加了解中国的故事……刘西拉希望看到的是:“当学生毕业后,被问起他们在交大印象最深、获益最大的课程时,会提到我们”。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深情和感悟,在交大任教二十多年,刘西拉教授的“土木工程概论”一直是学生很喜欢的课程,现在这门课已经是上海市精品课程。
2011年,以刘西拉命名的“名师工作室”成立,他向所有学生公开电话、邮箱和办公室地址,并不定期为学生讲座和座谈,成为交大首批五名“名师兼职思政”的一员,他的愿望是,不仅自己能够燃烧,还能点燃学生们的激情。
“工程师是创造一个从来没有的世界”
因为专业是土木工程,刘西拉经常自嘲是“又土又木”的人。但若因此就以为他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那就大错特错了。刘西拉的“职业自豪感”相当强烈,尽管刘西拉和夫人“音乐伉俪”的美名不胫而走,以至于刘西拉不得不常常“纠正”:音乐不是我的专业,工程才是。
工程师的责任太大了!”刘西拉教授长期以来曾历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可靠度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又兼任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IStructE)副主席、国家教委科技委土、建、水学科组成员等职务,他对土木工程专业充满了热忱:“一个科学家进行了100次实验,前99次都失败,最后一次成功了,那他是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但是对一个工程师来说,99个工程都成功了,最后一次失败了,那他可能会进监狱。这就是工程师对错误的‘零容忍’”!
刘西拉认为,现在有关大学教育的讨论中,从一些重要的讲话到一些优秀案例的介绍都集中在“科学家”身上,对工程师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刘西拉非常认同钱学森先生的老师冯·卡门的一句话:科学家是在发现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而工程师是创造一个从来没有的世界。刘西拉认为工程师的工作是不能用对“科学家”的一套要求来硬套的。因为科学家的工作主要是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而工程师的工作不仅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还要受到社会规律的约束;科学家要强调“原创”,但是对工程师就不一定,工程可以是“革新”,可以是原有技术的“集成”,也可以是其它领域技术的“移植”,但是工程必须“应用”。在工程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如果后两种能力不行,创造能力就等于零,甚至是负号。
“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国已经具备了超越西方的条件。”刘西拉认为,中国城镇化的建设在不断加速,这与信息技术带来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等同,是整个21世纪地球上最重要的两件事之一。刘西拉强调,国家要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不可能离开“传统”领域的建设,应该把“高科技”的发展和建立强大的工业体系这个“载体”结合起来,让中国的“高科技”和传统领域都能达到国际领先的地位。
“复杂的工程表达一定是丢失了什么东西”。刘西拉一直铭记着自己的老师曾经说过的话“简明是工程的艺术”,所以他认为:工程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表达应该是简明的。“当然,简明并不是简单,还需要深刻的思维”——这句话,也已经成为他的学生们口口相传的“刘西拉名言”中的经典一句。校园里流传的“刘西拉名言”不胜枚举,但刘西拉也有自己的座右铭:“让生命燃烧,而不是冒烟”。这句话来自他少年时代读过的苏联小说《古丽雅的道路》,一直陪伴和鼓舞着他。刘西拉觉得:燃烧是一辈子都应该做到的,但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自己燃烧,还应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
攻坚克难,始终奋斗在工程一线
一直以来,刘西拉教授始终秉承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理念,他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工程建设中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曾任国家科委国家攀登任务“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原创性地开展基础研究,取得系列基础研究成果,并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建设,解决工程技术瓶颈、难点难题,多次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978年,“钢筋混凝土离心管结构”获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结构科研奖(授予美国土木工程界有突出贡献者),荣获此奖第一位中国学者;1988年,获全国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1990年,“厂房破损评估专家系统方法的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1995-2001年,以第一获奖者荣获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科技进步奖4项。
除此以外,刘西拉教授多年来坚持奋斗在工程建设一线,主持负责重大行业报告的起草、制定工作;对接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需求,曾主持大“三线”负责工程设计、质量诊断和抢险加固工作、香港青马大桥的静动力实测、昆明世博园艺术中心广场加建工程等多项项目,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并多次荣获各级奖励。1995-1997年,被英国Flint & Neill公司聘为该桥监测系统技术顾问; 2006年,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授予结构成就奖和环境协调特别奖;1991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结构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的起草; 1999年,负责“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起草; 2004年,任中国科协“2020年的中国工程技术发展研究”主报告的第一起草人,并获中国科协荣誉证书;2006年,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聘为撰写《2006~2007年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08~2009年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报告》的首席科学家。
刘西拉教授也是首位担任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副主席的中国大陆学者,曾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教育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和能力建设工作委员会的中国代表,为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准、推动工程师资格国际认证、加强国际工程教育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3年获得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授予“卓越工程教育奖章”。2017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工程科学院创始会士。
奋斗永不放弃,归来仍是少年
2021年初,在央视网络春晚舞台上,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带来“错龄”表演《少年》一下子“出圈”,成了“网红”,刘西拉是这支艺术团的团长。 “之所以选择《少年》这首歌,一是因为大家初听就都觉得挺好听,二是这种充满青春感觉的曲调也符合大家想向观众传递的意思,就是对待生活要乐观、向上,永远不要失去激情。”面对记者的采访,刘西拉这样说。歌曲《少年》中,有句歌词:“Never,never give up,like a fire”,大意为“永不放弃,犹如烈火。”刘西拉教授特别喜欢。
自少年时,音乐就伴随着刘西拉教授成长。他在9岁时就开始拉小提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时已是高手。20世纪50年代,刘西拉和陈陈都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学生乐队,他们的爱情也因音乐而萌芽。2008年,夫妻俩在荣休后参与组建了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提起和爱人当年的趣事,刘西拉的语气依然充满了赞美:“陈陈那时经常被钢琴队派来与我们队合作,坐在离我不远的钢琴旁。那时练的是‘欢乐的草原’,有她一段独奏。她常常带一本小说来,在练其他部分时,她就看她的小说。非常安静,不多事。”刘西拉回忆说。
毕业后,刘西拉和陈陈怀着奉献的激情,分别来到祖国西南的德阳、成都工作,两地分居长达13年。但陈陈即使身在德阳“东方电机厂”,她所住的单6栋一楼依然会常常有琴声传出,那是刘西拉和清华的同学们千方百计找到一台别人弃之不用的旧钢琴,用“学工程”的基本功修好后,送给陈陈的惊喜。从此,刘西拉陈陈和几个清华的同学常在此一起聚餐,拉上窗帘唱歌,再加上刘西拉的小提琴,就是一场小型音乐会。家庭轻松的小奏鸣曲就这样和大三线建设浑厚的交响乐融为一体。两人退休后,仍然“无休止地忙碌”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科研和教学一线。他们不仅有音乐的,更有爱情的交融和业务上的支持;不仅有个人情趣的陶冶,更有为祖国和民族的拼搏的激情。
“一串串美妙的音符,串联着时光与奉献。科学的殿堂,他用生命的火焰燃烧理想之光。”刘西拉教授终其一生都在为祖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一生潜心育人、甘为人梯,是诲人不倦、桃李天下的大先生,他一生追求真理、科学报国,是勇立潮头、引领前沿的科学家,他在三尺讲坛上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用一生践行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使命。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 船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