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首页
  • 系情概况
    系概况 系领导 机构设置 系办公室 历史沿革
  • 新闻动态
    电气快讯 党建文化 学术公告 日常公告
  • 党建工作
    党建概况 不忘初心 学习园地 文件下载
  •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按专业 按职称 兼职兼聘
  •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基地 科研获奖 科研成果 学术发表
  • 三全育人
    学生培养 精品课程 教学建设 实践创新
  • 校友专栏
    杰出校友 历届本科生 历届研究生 永远怀念 校友回忆
  • 人才招聘
    教职工招聘 博士后招聘
  • 新闻动态
    电气快讯 党建文化 学术公告 日常公告
    学科献礼二十大丨踔厉奋发,建设世界一流电气学科

    编者按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近年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瞄准科学前沿与关键技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科学合理和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办学体系,共建有八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及仪器科学与技术。值此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特推出“电院学科献礼二十大”系列专栏,生动展现各学科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向二十大献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交大人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全体师生坚定理想信念,与祖国同向、与时代同行,通过一系列学科建设与改革,各项科教指标显著上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8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回首过往,展望未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电气工程学科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01

    E心向党

    筑牢发展“压舱石”

    电气工程学科深化实施各项党建工程,持续加强“电气职业人生”“联建共建”等电气品牌建设,推动具有电气红E精神特质的党建创新工作。五个教工党支部初步形成“科技强国”“红色书香”“绿色科普”“电气人生”“不忘初心”等特色发展方向。与国家电网、中船集团、中国商飞、方太集团等重点单位基层党组织的联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退休党支部荣获“上海市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和“上海市教卫系统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称号,多个支部和党员获校院两级优秀表彰。

    学科育人注重党建引领,打造“启航-领航-远航”全过程育人机制。实施“攀登计划”,构建师生党支部共建实践平台,通过“专业启蒙-师生互选-实验室跟踪培养-树立志向”等环节,培育具有专业能力和报国理想的青年人才。开展“共行计划”,组织师生共赴国家电网、哈尔滨电机厂、西电集团、中车株洲所等重点单位参观学习,培养家国情怀。近年来赴重点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显著提升,多位学生党员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

    主题党日活动

    共行实践活动


    博士生臧奕茗登上《新闻联播》


    02

    E流人才

    三全育人硕果丰

    电气工程学科始终坚持“理论课程、实践体系、思政目标”三条主线,纵向贯通并行,横向交叉融合,形成电气学科立体培养体系,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的有机统一。

    四位一体育人

    强化基础的同时,电气学科积极赋予课程新的学科发展内涵,并根据时代发展增设前沿课程。注重改革培养模式,设有“本科生研创育才计划”,新增“本科生进实验室计划”“高水平竞赛带动教学”“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环节转化”“企业工程师进校园活动”等教学实践内容,让学生通过研创和竞赛等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扎实掌握并灵活运用。同时,通过构建专职教师与来自行业龙头企业的兼职资深专家相结合的培养队伍,电气学科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双轮驱动机制。近五年,“全国挑战杯”特等奖,“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数学建模、机器人、智能车、等国家级竞赛获奖百余人次。

    本科生进实验室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03

    E不容辞

    勇闯科研无人区

    近五年,电气学科共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0余项(含项目牵头、课题承担及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项目80余项;横向项目经费总额突破5亿元,为社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4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奖项20余项。

    学科近年取得的部分科技成果奖励

    在主动配电网协同控制技术领域,建立了“全局互动-区域互济-源网互助”为特征的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控制技术体系,突破了配电网运行灵活性与资源调节能力不足的技术瓶颈,获2018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

    主动配电网协同控制技术

    在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技术领域,研发了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装置,解决了配电网信息碎片化和评价片面化的技术难题,获2016年、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输变电设备智能诊断技术领域,建立了输变电设备状态大数据分析评估基础理论和人工智能算法体系,解决了输变电设备状态准确评估和故障精确定位的难题,获2017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输变电设备智能诊断技术

    在新能源柔性并网与传输技术领域,在国际上首次阐明风电-柔直系统次同步振荡机理和镇定机制,成功研发国内首套商业化海上风电变流器,部分成果分别获得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新能源柔性并网与传输技术

    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领域,建立了融合惯性变频、电能质量优化、保护自愈与动态稳定控制的船舶综合电力智能运行技术体系,在高技术特种船、80%国产科考船与100%自主建造超大型箱船等船型中广泛应用,支撑东方红3、雪龙2、远望7等圆满完成海试及科学考察、卫星测控任务,获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船舶综合电力智能运行技术


    04

    E心E意

    师资建设百花放

    近年来,电气学科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多位教师获得重大荣誉与奖项。2020年,陈陈教授荣获“顾毓琇电机工程奖”,该奖项是我国设立的首个国际工程奖。2022年,黄文焘副教授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强国青年科学家”荣誉称号,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巨大潜能。2020年与2021年,朱淼教授分别荣获“中国电源学会杰出青年奖”和“我国电源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电气学科在电力电子与新能源研究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陈陈教授

    黄文焘副教授

    为了加强各类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2017年以来电气学科累计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10人次,居于国内电气学科前列。同时,电气学科注重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强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多位教师获上海市育才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奖项。冯琳老师与马殿光老师获得学校首届“佳和”优秀教学奖。

    冯琳老师(左)与马殿光老师(右)


    回首过往

    电气工程学科

    笃行不怠 踔厉奋发

    展望未来

    电气工程学科将继续秉承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

    进一步深化改革

    抢抓机遇  锐意进取

    为建成

    国际一流电气学科而不懈奋斗!





    • 系情概况
      1. 系概况
      2. 系领导
      3. 机构设置
      4. 系办公室
      5. 历史沿革
    • 新闻动态
      1. 电气快讯
      2. 党建文化
      3. 学术公告
      4. 日常公告
    • 党建工作
      1. 党建概况
      2. 不忘初心
      3. 学习园地
      4. 文件下载
    • 师资力量
      1. 师资概况
      2. 按专业
      3. 按职称
      4. 兼职兼聘
    • 科学研究
      1. 科研概况
      2. 科研基地
      3. 科研获奖
      4. 科研成果
      5. 学术发表
    • 三全育人
      1. 学生培养
      2. 精品课程
      3. 教学建设
      4. 实践创新
    • 校友专栏
      1. 杰出校友
      2. 历届本科生
      3. 历届研究生
      4. 永远怀念
      5. 校友回忆
    • 人才招聘
      1. 教职工招聘
      2. 博士后招聘
    友情链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能源局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电信群楼一号楼341房间电气工程系办 系办电话:(021)3420 4164
    沪交ICP备2010961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技术支持:柏优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