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博士生专注于高水平、创新性科学研究,鼓励导师对博士研究生的悉心指导与精心培养,建立崇尚学术、勇于创新的氛围和导向,进一步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上海交通大学于2021年底启动第六届优博论文评选工作。经规定程序评审,共15篇博士论文入选“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篇博士论文入选“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在本年度的评选中,电气工程学科喜获佳绩。其中,博士生徐军忠(导师:唐厚君教授)的论文获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生周南(导师:盛戈皞教授)的论文获得校2021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在此,电气工程学科热烈祝贺徐军忠与周南两位博士,同时也感谢唐厚君与盛戈皞两位教授的悉心培养!
徐军忠博士(左)与周南博士(右)
博士论文《现代逆变电源调制策略的研究》
该博士论文针对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等应用中的现代逆变电源技术,提出了多种原创性的调制策略和控制方法,突破了诸多性能优化难题,显著地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了现代逆变电源的交流电流纹波,为节能减排、“双碳”目标的落地提供了可行且有效的技术支撑。论文中所提的高效率高可靠性轻母线电容电动汽车充电架构不仅可以减少母线电容的容值,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功率密度,被IEEE期刊的审稿人评价为下一代电动汽车充电的标杆技术。
作者介绍:
徐军忠,男,1994年出生。2021年9月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导师为电气工程系唐厚君教授。毕业后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合作导师:王勇教授)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电力电子系统实验室(合作导师:Johann W. Kolar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4篇,其中IEEE TPEL、TIE等高水平IEEE Trans期刊论文7篇,累积影响因子总和大于49。
科研感悟:
好的研究大多来自于实践,也必将服务于实践。在日常科研方面一定要扎实,在课题和工作方面多用心,不要因为一时项目任务难度大而轻易放弃,多关注所做科研项目的实际价值。尽管是看似普通常规的项目,但是只要细心雕琢,仍然会有许多独特的研究思路。好的科研工作也离不开好的科研环境,感谢唐厚君老师和王勇老师为我提供的科研平台,以及一路上悉心的指导和无微的关怀。
博士论文:《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声电传感阵列虚拟扩展与信号优化处理方法》
该博士论文分析了传感阵列定位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难点,提出了面向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的声电传感阵列虚拟扩展方法,建立了基于多传感器协同分析和智能学习的性能优化模型,在不增加传感器和硬件参数的条件下,大幅提高了声电传感阵列信号的分辨率、定位准确性以及抗噪声能力,实现了强干扰环境下局部放电和声音等电力设备故障信号源的高效检测和准确定位,为提升了设备运维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相关成果获得IEEE期刊审稿人和知名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周南,男,1993年出生,2021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导师为盛戈皞教授。在校期间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荣誉;毕业后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SP Group-NTU 联合实验室(合作导师:徐岩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十余篇,其中IEEE TPWRS、TPWRD、TDEI等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6篇,获得中国专利授权5项。
科研感悟:
科研的本质是探索,探索的动力是好奇。作为研究生,比起发表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训练科学的思维、掌握研究的方法,更要勇于展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要具备基本的学术道德,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科研技术,开阔的学术视野!保持开放的心态,是成功的秘诀!大知闲闲,大言炎炎。感谢我的导师盛戈皞老师以及罗林根老师、江秀臣老师在博士研究生期间给与的指导与帮助,并提供了优越的科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