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专利名称
|
发明人
|
专利号
|
1
|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系统
|
艾芊;章健;王新刚
|
200910048244.6
|
2
|
基于生物免疫原理的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
|
艾芊;王新刚;章健
|
200910047460.9
|
3
|
补偿电网增量函数接地选线方法
|
蔡旭
|
3141797.3
|
4
|
偏磁桥路型短路电流限制器
|
蔡旭;腾乐天;金之俭;姜益民;凌志斌;潘艳霞;
|
200610027165.3
|
5
|
偏磁式消弧线圈
|
蔡旭
|
3129546.0
|
6
|
电容器等电位投切可控硅触发电路
|
常越;姜宁;陈刚;陈伟;王春宁;李长益;杨爱华;
|
200410025382.X
|
7
|
电压欠压隔离监测电路
|
常越;邹勇波;张蕾;刘金龙;
|
200510024283.4
|
8
|
基于单片机脉冲宽度调制的隔离电压调节电路
|
常越;邹勇波;张蕾;刘金龙;
|
200510024282.X
|
9
|
基于光纤介质通讯的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通讯集线器
|
常越;邹勇波;池蜂;
|
200510024415.3
|
10
|
基于平均电流补偿的逆控制电流跟踪控制方法
|
周荔丹;曼苏乐;陈陈;
|
200510024276.4
|
11
|
基于自适应神经元在线整定的谐波检测方法
|
王冲;陈陈;解大;
|
200410018470.7
|
12
|
双校正软件锁相环实现方法
|
纪飞峰;曼苏乐;陈陈;
|
200510024277.9
|
13
|
基于确定性二层规划模型的输电网规划方法
|
程浩忠;范宏
|
200710170435.0
|
14
|
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系统
|
程浩忠;熊以旺;徐俊;王海群;曹基华;陈顺申;冯秀庆;曹祥
|
200910045003.6
|
15
|
基于非等值均压配置的高压硅堆的制备方法
|
傅正财;陆国庆;李锐海;孙伟;张磊
|
201010132383.X
|
16
|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
盛戈皞;徐湘忆;刘亚东;江秀臣;邵庆祝
|
201010300240.5
|
17
|
基于功率控制法的高压输电线路CT取电装置
|
刘亚东;盛戈皞;李振家;江秀臣;曾亦
|
200910309627.4
|
18
|
泵站水泵反向运行发电的调节方法
|
王锋;姜建国;乔树通;左冬升;杨兴华;王晶鑫;吴玮
|
201010264092.6
|
19
|
高压电网大容量无功补偿连续调节方法
|
叶芃生;郑益慧;凌志斌;
|
200510026825.1
|
20
|
通过电感放电检测蓄电池内阻的方法
|
凌志斌;
|
200510028212.1
|
21
|
无源隔离的蓄电池电压监测电路
|
凌志斌;
|
200510029073.4
|
22
|
升压变换器
|
李鹏飞;潘俊民
|
200810038828.0
|
23
|
三电平升压逆变器
|
高飞;李鹏飞;潘俊民
|
200810042162.6
|
24
|
同时实现并网发电和电网无功功率补偿的一体化方法
|
禹华军;潘俊民;
|
3150908.8
|
25
|
智能金属探测器
|
项安;洪坚;潘俊民;刘淑琴;
|
200410067572.8
|
26
|
检测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故障方向的方法
|
邰能灵
|
200710041971.0
|
27
|
高压线路高阻接地保护方法
|
邰能灵;吴宏晓;林韩;陈金祥;
|
200310109873.8
|
28
|
故障分量相角比差式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方法
|
邰能灵;
|
3129063.9
|
29
|
选择性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方法
|
邰能灵;
|
2151064.4
|
30
|
交流无刷调压稳压数字电源装置
|
金楠;唐厚君;耿新;崔光照;孟祥琪
|
200910309331.2
|
31
|
电网规划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
王承民;金义雄;李宏仲;刘涌;段建民
|
200710045168.4
|
32
|
电力电缆绝缘状态监测与寿命管理系统
|
王承民;金义雄;李宏仲;刘涌;段建民
|
200710170430.8
|
33
|
配电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
|
王承民;张焰;陆四龙;王克成;夏夷;俞建平
|
200710170431.2
|
34
|
基于模糊目标与模糊约束的工业过程预测控制方法
|
邹涛;刘红波;王昕;李少远;
|
200410066421.0
|
35
|
采用双馈异步发电机的风电场稳定运行控制方法
|
武黎;王志新
|
200710036783.9
|
36
|
基于风向标和输出功率的风力机偏航控制方法
|
王志新;朴海国;李晓燕
|
200710037310.0
|
37
|
大型海上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
|
王志新;王成
|
200710045170.1
|
38
|
动力锂电池组温度控制装置
|
刘汉民;王志新
|
200710047693.X
|
39
|
适应天气状况的变电压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
|
刘立群;王志新
|
200810033999.4
|
40
|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控制系统
|
李响;王志新
|
200810038541.8
|
41
|
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的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
李响;王志新
|
200810038542.2
|
42
|
三电平直流升压变换器电流峰值控制的双梯形波补偿方法
|
刘文晋;王志新
|
200810038543.7
|
43
|
仿鱼形吊舱推进器
|
董涛;王志新;
|
200510030439.X
|
44
|
光伏移动应急供电系统的供电方法
|
甘辉军;刘文晋;王志新;史伟伟;陈成功
|
200910310477.9
|
45
|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并行化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谢栋;严正;潘爱强;王兴志;李丽
|
200910045076.5
|
46
|
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的智能优化方法
|
潘爱强;严正;王兴志;李丽;贾燕冰
|
200810034567.5
|
47
|
复杂电网相位同步并行化评估系统
|
严正;王兴志;潘爱强;李丽;谢栋
|
200810036147.0
|
48
|
增加动态补偿的PMU同步时钟系统
|
严正;李丽;王兴志;苏广宁;李禹鹏
|
200910050746.2
|
49
|
电力无功补偿控制器
|
曾丹;朱臣元;陆召波;严正
|
200810041464.1
|
50
|
适用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器
|
李丽;严正;王兴志;李禹鹏;苏广宁
|
200910047786.1
|
51
|
电力系统运行备用可靠性测试系统
|
严正;李禹鹏;李红梅;朱清清;贾燕冰
|
200810203441.6
|
52
|
旋转部件角度位移检测电路
|
杨喜军;杨兴华;钟莉娟
|
200910309897.5
|
53
|
矩阵整流器自举电平转移的驱动电源电路
|
杨喜军;杨兴华;颜伟鹏
|
200910309916.4
|
54
|
串联补偿升压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杨喜军;王建全;
|
200610030609.9
|
55
|
带电容钳位电路的组合式双向功率开关
|
杨喜军;
|
200510029665.6
|
56
|
带二极管钳位电路的组合式双向功率开关及其应用
|
杨喜军;
|
200510029664.1
|
57
|
可控整流调压的他励直流电动机励磁电路
|
杨喜军;
|
200510112202.6
|
58
|
有源无源混合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杨喜军;王建全;
|
200610030610.1
|
59
|
变压器在线监测油气分离装置
|
贺绍鹏;王俏华;尹毅;郑煜
|
200910048241.2
|
60
|
同轴高压直流塑料电缆空间电荷测量系统
|
蔡川;李旭光;尹毅;王雅群
|
200910309473.9
|
61
|
在线式电力变压器故障监测系统
|
贺绍鹏;王侨华;尹毅;顾金
|
200910046340.7
|
62
|
便携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仪
|
贺绍鹏;顾金;刘文辉;尹毅
|
200910045070.8
|
63
|
河道水流自由式发电装置
|
张秀彬;赵兴勇;焦东升;钱斐斐;李国芳
|
200810203449.2
|
64
|
车辆通行监控系统
|
张秀彬;周丛嘉;李君峰;马斌博;肖健
|
200710039625.9
|
65
|
车辆智能后视方法
|
张秀彬;应俊豪;莫臻;周丛嘉
|
200810033983.3
|
66
|
车辆智能后视装置
|
张秀彬;应俊豪;莫臻;周丛嘉
|
200810033985.2
|
67
|
导引目标跟踪快速随动装置
|
曾国辉;张秀彬;王公侯;计长安;吴浩;应俊豪;王益
|
200410029207.8
|
68
|
地铁列车主回路综合测试可视化方法
|
吴浩;张秀彬;陈鞍龙;杜晓红;张峰;颜华敏;周炯;李宇涛;
|
200410066215.X
|
69
|
地铁列车主回路综合测试可视化系统
|
吴浩;张秀彬;周炯;张峰;陈鞍龙;李宇涛;杜晓红;颜华敏;
|
200410066216.4
|
70
|
电视摄像色彩智能化自动调节方法
|
张秀彬;应俊豪;程远;董长城;徐林
|
200810201622.5
|
71
|
电视摄像色彩智能化自动调节装置
|
张秀彬;徐林;应俊豪;董长城;程远
|
200810201620.6
|
72
|
电子节水控制方法
|
张秀彬;陆冬良;朱晓乾;周丛嘉;李君峰
|
200710037487.0
|
73
|
电子节水控制装置
|
张秀彬;张晓芳;陆冬良;陈锡存;肖健;马斌博
|
200710037490.2
|
74
|
非接触式附叶感应监测高压闯入音频电缆装置
|
计长安;张秀彬;曾国辉;吴洁;周雪莲;肖杭;
|
200410024696.8
|
75
|
钢卷步进移位防侧翻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
张秀彬;莫臻;焦东升;应俊豪
|
200910056331.6
|
76
|
广角图像自动拼接方法
|
应俊豪;张秀彬;莫臻;李君峰
|
20081003614.X
|
77
|
火焰图像探头及用其实现火焰图像采集的方法
|
曾国辉;张秀彬;龚多祥;计长安;吴浩;
|
200410018012.3
|
78
|
基于图像传感的钢坯剪切装置及其剪切方法
|
张秀彬;应俊豪;焦东升;钱斐斐
|
200910195433.6
|
79
|
急刹车防误踩装置
|
张秀彬;张晓芳;陈惕存;肖健;马斌博
|
200710042893.6
|
80
|
急刹车防误踩自动控制方法
|
张秀彬;张晓芳;朱晓乾;周丛嘉;李君峰
|
200710042894.0
|
81
|
降低目标图像自动识别与快速跟踪错判率的方法
|
应俊豪;张秀彬;孙志旻;王益;孙剑;曾国辉;计长安;何斌;
|
200410084298.5
|
82
|
交通协管辅助电子控制装置
|
张秀彬;朱晓乾;陈惕存;王益;计长安
|
200710037035.2
|
83
|
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张秀彬;应俊豪;史战果;吴迪;马丽
|
201010023041.4
|
84
|
颗粒大小分布自动检测方法
|
张秀彬;应俊豪;焦东升;钱斐斐
|
200910056329.9
|
85
|
可测控电磁阀的流量测控方法
|
张秀彬;张晓芳;朱晓乾;周丛嘉;李君峰
|
200710038074.4
|
86
|
可监控水质电导的电磁水处理装置
|
曾国辉;张秀彬;计长安;吴洁;肖杭;周雪莲;
|
200410024697.2
|
87
|
料场测量的计算机视觉系统自动测量的方法
|
计长安;张秀彬;肖杭;应俊豪;曾国辉;
|
200510026200.5
|
88
|
料场测量的计算机自动测量的视觉系统
|
计长安;张秀彬;肖杭;应俊豪;曾国辉;
|
200510026197.7
|
89
|
流量可测控电磁阀
|
张秀彬;张晓芳;陈惕存;肖健;马斌博
|
200710038075.9
|
90
|
目标图像识别与跟踪的分阶段匹配方法
|
应俊豪;张秀彬;门蓬涛;孙剑;王益;计长安;曾国辉;何斌
|
200410103042.4
|
91
|
目标图像自动识别与快速跟踪的方法
|
应俊豪;张秀彬;门蓬涛;王益;孙剑;计长安;曾国辉;
|
200410068030.2
|
92
|
汽车超载自动识别方法
|
肖杭;张秀彬;曾国辉;计长安;应俊豪;何斌;周雪莲;吴浩;
|
200510025067.1
|
93
|
汽车动态称重传感装置
|
张秀彬;张晓芳;计长安
|
200710037036.7
|
94
|
汽车荷载传感装置
|
计长安;张秀彬;肖杭;曾国辉;何斌;
|
200510025482.7
|
95
|
桥梁限载自动监控方法
|
张秀彬;应俊豪;周丛嘉;肖健
|
200710047395.0
|
96
|
太阳光热能量转换系统用热水蒸发器
|
曾国辉;张秀彬;朱晓乾;陈惕存;
|
200610030604.6
|
97
|
太阳能并网发电能量输出最大化的方法
|
曾国辉;张秀彬;赵兴勇;肖杭;
|
200610029393.4
|
98
|
太阳能并网发电能量输出最大化电路结构
|
曾国辉;张秀彬;赵兴勇;肖杭;
|
200610028321.8
|
99
|
提高目标图像自动识别与跟踪速度的方法
|
应俊豪;张秀彬;吴炯;孙剑;王益;计长安;曾国辉;何斌;
|
200410089272.X
|
100
|
站台屏蔽门智能控制系统
|
张秀彬;郭进;应俊豪
|
200710045171.6
|
101
|
站台屏蔽门智能控制方法
|
张秀彬;应俊豪;郭进
|
200710045172.0
|
102
|
自动识别道路深坑与障碍物的车辆智能装置
|
张秀彬;焦东升;王贺;董长城;李国芳
|
200910049885.3
|
103
|
自动识别道路限速标志的车辆智能方法
|
张秀彬;焦东升;应俊豪;李国芳
|
200910047472.1
|
104
|
自动识别道路限速标志的车辆智能装置
|
张秀斌;徐林;程远;钱斐斐
|
200910047471.7
|